所以……康熙有理由怀疑,这艘船怕是没表面的那么简单。

“你想造一艘怎样的船?”

“不是一艘,是很多艘。”胤祚道,“我想为大清打造一个海上战队,他们拥有最坚硬的战船,配备着先进的动力系统,不必受风力影响,配备着射程极远的大炮和枪支。和平时期,能够巡逻大清海域,肃清沿海猖獗的海盗倭寇,为南北往来的商船和民船护航,战争时期,能够守卫大清的海上国门。”

这番话说得康熙和太子心中激荡不已。

顺治十二年起,清朝全面实施海禁。

这项政策在清初实施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政治和军事,防止郑成功和内地的反清复明势力勾结,动摇清朝统治,而后开始影响贸易。

康熙亲政以后在逐渐开放海禁,从海外贸易的频率、数量、金额来看,确实在逐渐提高,但是前朝就深受海盗倭寇作乱之苦,沿海百姓的日子依然过得苦不堪言。

有钱人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贫苦人家过得越发贫苦,这都是常态。

尽管如此,大清还是没有一支像样的海上军队,更多的还是关注内河流域,组建水师。

这在胤祚看来,是极为不可思议的。

你都知道沿海百姓被海盗倭寇欺负成那样了,怎么还不组建个军队去打呢?

康熙沉默了很久,想了许许多多,想明朝的舰队,想郑和七次下西洋,也想大清入关以后的种种举动。

“胤祚。”康熙艰涩地开口,许是沉默太久,一开口说话嗓子就疼,他也顾不得太多。

“你知道朕为什么缓缓开放海禁,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开放吗?”

这一点,胤祚问过张廷玉,也问过墨家和公输家的人,得到了许多答案。

“汗阿玛,我知道你担心反清复明的势力,我也知道你担心他们和外国人勾结,引他们入清,毕竟大清的天下就是这么来的,但这就和大禹治水的道理一样,堵不如疏。”

大清的天下啊……康熙和太子面色复杂。

胤祚:“洪水是堵不住的,可要是分散开来,就不是那么大的威胁了。我们不能因为知道洪水会来,大坝会垮,就干脆不建了。我们也不能因为知道外国人会来,就搞海禁,不让他们来,也不让自己人出去,这只会拘束大清的发展。”

他又换了个语气,愤愤地道:“汗阿玛,沿海百姓深受烧杀抢掠之苦,你不憋屈吗?你不愤恨吗?你就不想组建一支强大的海上军队,震慑反清复明的势力,震慑海外的那些宵小,甚至反过来打劫他们吗?”

康熙:???

太子:???

前面还说得正正经经的,怎么没一会儿就原形毕露了?

胤祚搓了搓小手,小脸发红,那动作和神态搭配起来本该有些猥琐,但是他的年纪太小了,脸蛋肉乎乎的,眼里透着饿狼看到肥羊的凶狠目光,看着有点……贼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