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翠微说做坏了不少。

这么精致的手艺,如果能一个不坏地做出来,那也太妖孽了!

“不止。”康熙招呼太子走得近一些,指着兰花上紫色的部分,“你看,这里有颜色深一点的紫,还有淡一点的紫。”

也就是渐变。

康熙又指着叶子的部分,“下面的叶子颜色更深,上面的叶子仿佛是刚长出来的,更翠绿一些。”

要不是兰花蜡烛的形状已经定了,硬邦邦的,无法随风摇曳,更无法散发出兰花的香气,那就是一株真正的兰花。

康熙略有些可惜,随口道:“明日问问胤祚,看他能不能把兰花的香气加进去。”

太子:“……”汗阿玛,您要是提出这样的要求,不就给了六弟正大光明薅秃你心爱兰花的借口吗?

不过,有了这样的成品,怕是满宫上下都不会再说六阿哥胤祚只会祸害兰花。

“汗阿玛,我们点点看?”

康熙咳嗽一声,“保成,今天已经很晚了,不如早点回去休息吧。”

太子:“……”您不舍得就直说嘛。

“是,儿臣告退,汗阿玛早点休息。”

康熙赶走了太子,自己一个人单独欣赏又觉得无趣,把梁九功召到面前,“梁九功,你也来看看臭小子给朕做的东西。”

梁九功哪里不知道康熙说这话的真正意图?闭着眼睛夸就对了!

“六阿哥这手艺,可真是全大清怕是都找不出一个能比得上他的。”

这话就夸张了。

胤祚仅仅是占了一个这时候还没人有精力做手工蜡烛的便宜,三岁的身体和三岁的手到底没那么听从使唤。

真要细究下去,兰花蜡烛上有不少细节是不能看的,和那些真正的手艺人根本没法比。

但是康熙吃这一套啊,矜持地点点头:“难得的还是这一份心思。”

梁九功秒懂:“六阿哥对皇上的孝心,那也是全大清独一份的!”

听到自己最想听的内容,康熙爽了。

翌日,康熙下了早朝,带了许多大臣回御书房商讨政事。

那模样奇特的兰花蜡烛放在龙案之上,奏折旁边,大臣们谈话时就会看到。

皇上喜爱兰花是出了名的,他们本以为是个什么摆件,毕竟这东西还没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一看就是个死物。

没想到……康熙发现有人看兰花蜡烛,主动介绍道:“这是胤祚听说朕喜爱兰花,特地跑去御花园观察了几日,做了许久才做出来的兰花蜡烛,各位大臣感兴趣的话,不妨近些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