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页

中江军着统一的绿白色的制服,胸口的位置还有一面银亮的护心镜,队形整齐,颇具精锐之形。而元兵的服色则要斑杂得多,基本是各穿各的,只在外面披一件表示身份的青黑色号衣,相形见绌。

带领元军的李恒见到这状况,大出意料。他本以为对方立足未稳,遭遇突然袭击会惊慌失措,正好乘机攻取,可现在一看……不好对付啊!

“算算时间,王守信也该到了,且先等他一会儿,前后夹击,可保无虞。”李恒自忖道。

于是他干脆命令己方步兵停止不动,让中江军自己送上来,拖延时间等待友军到来。

正好,中江军自己也没有出山口太远的意思,在离元军三百米的位置上停了下来,与对面大眼瞪小眼。

李恒见状暗自庆幸:“好,就这样,只要稍待片刻……噫!”

中江军大阵虽然停下,但却并不是没有动作。在元兵的众目睽睽之下,他们稍加整队,就前蹲后站,举枪上肩,做出了射击姿势,然后就是——

“砰砰砰……砰砰!”

无数火光闪起,硝烟升腾,铅弹纷至沓来……这么远的距离上,本应中不了多少,然而出乎李恒及所有还活着的元兵的意外,这轮铅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准而又准地落入元军阵线中,瞬间就有上百的伤亡出现了!

“怎么会这样?”李恒目瞪口呆,然后立刻意识到了不对,“难道中江军用的竟是线膛枪?”

华夏方面,仍然把膛线作为一项重要军事机密保护着,报纸上可以公开讨论蒸汽机电报,却不能出现膛线等字眼。毕竟这项技术对于火器的改善是明显的,难度却不高,因此要尽可能避免扩散。但是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四年前文天祥开始将线膛枪用于军中,这么多年来,至少临近的李恒等人是知悉它的特性了。

然而,他仍然有些误解……

突然出现的伤亡之后,李恒立刻反应了过来:“快,击鼓,全军发进!他们的枪半天才能摆弄一发,冲上去我们就胜了!”

他自己也曾想办法弄了几把线膛枪入手,就他看来,这种武器虽然精准却也不是无敌的,在精准的同时装填也很麻烦,算下来并不适合大军装备。现在,对面已经齐射过,只要趁他们装填的机会冲上去,自己就胜了!

战鼓响起,元军两侧的骑兵发动了冲锋,长长的步兵阵线也开始前进,先是整齐而慢,然后加快却散乱起来。但这不要紧,只要冲上前去,就能——

咦,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