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此时,李璮本人便在这座新城中视察,不时督促民夫加快进度。

眼见城墙一点点立起来,他心中比较满意,走着走着,登上了一处已经修好的城墙。

城头之上,已经架起了一门配重式投石机,也就是俗称的“回回砲”。此物虽然在西征的蒙军中已经广泛使用,但蒙古人严格控制它流入中原的汉军手中,所以李璮之前虽然也听过这种利器的大名,却并未在军中装备。

前不久,那帮子东海人突然闹出了好大的动静,被南边朝廷一下子封了个开国公、节度使出来,还把当年他老爹一直想要的京东东路观察使的职位给拿了去,简直是明着嘲讽他李璮。不过这帮人也是识时务的,也没大张旗鼓接了册封,反而派人来说了一大通好话,还送上了不少礼物。其中一份礼物,便是两门回回砲和它的图样。

东海人没把他们赖以成名的大铁炮献上,李璮本来是很恼火的,但观看了回回砲的组装和发射之后,觉得这东西也不错。

这回回砲结构简单、不需要珍稀材料、可大可小,大砲威力震山,小砲易于制造、性价比极高,使用起来也简单,正适合李璮现在这样的情况。真给他铁炮,他也未必能用起来呢。

而且东海人还送上了回回砲的全套图样和制作要点,这就比单纯的两门实物还珍贵多了。营中的工匠依样画葫芦便可制作出来,材料也可就近获取,能够在短时间内架满城墙,可以让涟水附近的守御更坚固,所以李璮还是比较满意的。

既然如此,同时李璮又正在抢南边的地盘无暇分身,所以暂时就放了东海人一马。不过他并没表态到底会怎么办,既没立刻对东海宣战,也没说就放过他们不管,总之就是静观其变。

李璮先是欣赏了一会儿回回砲,又转向南边,极目远眺,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南国的大好风光,正欲搜肠刮肚赋诗一首,转头却见北边浮桥上有一信使,举着红旗向南岸急奔而来,一看就是有什么重要消息。

他心中一凛,带着亲兵迎了过去将信使拦住。信使却并没带来什么消息,只是说王文统骤有要务,请李相公回涟水相商。

李璮虽然一头雾水,但也知道王文统不会开玩笑,心怕哪里出了纰漏,立刻带人回了涟水。

没想到一见王文统,他却是一脸喜色地说道:“相公,喜事,大喜事啊!”

李璮见状,心中大安,入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道:“泰山,是何喜事?”

王文统眉眼都弯了起来,捋着胡子说道:“这可是双喜临门!其一嘛,是忽必烈直入大别山,如今已渡过江去,兵临鄂州了!”

“当真?”李璮听到这个消息,果然惊喜起来,忽必烈成功渡江,那么对整条战线的战略形势都大有助益,自然也有利于他在东线的攻略。

不过随即他就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