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张正义想了想,似乎确实有点问题,便说道:“也是,不如再跟李璮谈谈,看能不能要个万户、刺史之类的名头过来?没准儿比南宋给的名头还大呢。不过李璮要跟蒙古人耗着,我们打出‘大宋龙虎校尉某’的旗号,说不定正中他下怀呢,到时候他借口胶州有事,又有理由可以公然划水了。嗯,我们可以拿这个做条件,跟他谈谈,要点好处,到时候我们背后同时站着两只老虎,岂不美哉?”

陈潜有点哭笑不得:“说不定赵官家见了我们那两个塑料瓶,龙颜大悦,一下子封了个什么,什么,诶我对宋朝官制不熟,反正就是封了个大官,逼我们跟李璮闹呢?”

张正义摆摆手:“别想这么美了,老赵家要是这么大方,还至于被赶到杭州去?我看撑死封个胶州知州一类的。不用管他,我们做好自己的就行。对了,国庆的《田顷法》,我看完全就可以加进你这一套体系里嘛,跟继承法、合同法什么的放一起,有个甜枣,民众接受起来也容易些。”

陈潜收拾好东西,说道:“行,我找人加班修改,这个月大会多扔几个重磅炸弹上去,吓死他们。首席,你可得帮我造势啊!”

“知道了!我看你这么多东西,大会逐条审批下来,没几个月是搞不定的。”

第177章 新型火枪

1259年,6月13日,西山试验场。

林博颖拿过一把新式刺刀,慎重地看了看。

这把刺刀总体上和以前的刺刀相差不大,刀身仍然是一模一样的三棱刺结构,刀柄也是和原先相差无几的木柄,唯一的区别在于护手位置的套环形状变了,内部多了一个卡榫。

然后,她从段明远手里接过一支火枪。这把火枪乍一看跟原先的虾蛄枪差别不大,只是枪管涂了一层锌,但仔细一看,细节上还是有不少差别,整体显得更简洁流畅了。

林博颖虽在统合部不在军方第一线,但军备问题是统合部关注的头等大事之一,她当初也是军迷一个,自然对此十分关心。这阵子,既功勋卓著却问题多多的虾蛄枪之后,武备组终于搞出了一种更先进的新一代火枪,她便跑了过来,参与到了新枪的实验之中。

“行啊,完成度不错啊。这才几天?就做成这样了,你们武备组现在可以啊。”

“嘿,那是。不过其实也不是现做出来的,你说的那些改进早就在实验了,大部分部件都是早就有的,这半个月只是装起来修了一下。”

林博颖点点头,把那把刺刀往枪口上一套,试着转动了一下,听到卡榫卡到缺口中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又沿着缺口往左转动一下,再稍用力往下一拉,又听到一声轻响,这便安装到位了。此时刺刀位于枪口正下方的位置,她试着摇晃一下刺刀,还是产生了轻微的晃动,直到把套环上的卡扣扣死,才真正牢牢固定住。

见状,段明远连忙解释道:“现在的工艺水平,只能做到这样的程度,扣上卡扣就好了,绝对不会出问题!”

“知道知道,本来就对你们没太高期待,别紧张。”林博颖端起上了刺刀的火枪,做出一个刺杀姿势,朝着前边的草人狠狠刺了几刀,然后收回来摸了一下,点头说道:“不错,手感比之前刺刀在上的时候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