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将身子斜着靠在摇椅上,朱由校轻轻的舒了一口气。

这么长时间了,自己的布局终于要完成了,也算是可以安安稳稳的做一些事情了。

冯从吾当上皇家书院祭酒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但是却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一来是因为大家的关注度并不在这一件事情上。

要说开始的时候,这件事情还引起了很大的波澜,但是放在现在却有一些不够用了。因为大家都被魏忠贤提出来的密奏制度给吸引了。

相比较起来,密奏制度才是大事情。

何况皇家书院祭酒的事情已经闹腾一段时间了,大家都已经麻木了。

不要说在现在,即便是在信息爆炸的后世,这种操作也很多常见。

在事件爆发的时候采取冷处理,过一段时间,当公众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这件事情上的时候,搞出一件更大的事情掩盖下去。

这种操作不是什么太高明的手段,朱由校自然能够明白,结果发现效果还不错。

至于内阁的四位大学士,他们其实早就猜到了:

孙承宗保举的人选被陛下送走,跑到登莱去当巡抚了;剩下的也就是韩爌的人选比较合陛下的心意。

除此之外还有徐光启的人选,可是大家都不觉得他的人选能够上位。毕竟礼部尚书沈庭筠就是他们一伙的,陛下不太可能把皇家书院也交给他们。

虽然皇家书院前期让徐光启他们筹备,但掌权的时候不可能用他们,尤其是在有人竞争的情况下。

如果没人竞争,陛下可能会用徐光启他们;一旦有人竞争,陛下就不会选他们。这也是掺沙子的一种手段。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韩爌、黄克缵和孙承宗三人全都出手了。

现在有了这样的结果,韩爌三人倒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