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页

没什么意外。

从国家的角度,郑国变法图强对晋国一时有利,长远角度则是对晋国有害。

现阶段晋国在楚国的争霸游戏中用得上郑国,也就是所谓的一时有利。

晋国不可能永远跟楚国纠缠不轻,不管是晋国在争霸中胜了或败了,乃至于是出现一个不败不胜的局面却是不再继续争霸,有一个强大的郑国当邻居都不是好事。

所以,长远角度思考下来,郑国变强对晋国明显是有害的。

范氏却没想那么远,他们对郑国已经产生野心,哪能容忍郑国图强的嘛!

士匄觉得自己大体上能了解吕武的执政方针,说道:“郑不可强,亦不宜过弱。我可驱之与楚相争?”

吕武补了一句:“宋与楚乃世仇。我观吴亦败之不甘。”

郑国弱吗?那是相对于晋国和楚国而言。

换作卫国、曹国、等等一些三流国家对上郑国,一下子就会显得郑国很强大了。

强或者弱,要列上相争的所有对象,不然单纯讲强弱就是在瞎几把扯淡。

郑国和宋国是公认的二流强国。

吴国有点不好单纯从国力角度来评价强弱,要看看他们到底有多会玩。

宋国和郑国这两个二流强国再搭配一个不讲规矩的吴国,有中原霸主在后面虎视眈眈,怎么都能跟楚国掰一掰腕子的吧?

士匄当然有那么想过,也就是让郑国、宋国和吴国能合作一块搞楚国。

想法是有了,怎么去操作很考验智商,甚至关乎到交际手腕。

现在没纵横家,该怎么不实际出力,单纯依靠一张嘴巴去“遥控”别人,没有成套的理论架构来支撑,一切从空白自己搞出方法,简直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