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页

现在的情况是楚国没有真心诚意屈服之前,吕武绝对不允许晋国内部发生大乱,谁想搞事,就会搞谁。

阴氏想“化家为国”没错,不等于要让楚国成为当今之世的唯一霸主。

成了晋国元戎的吕武但凡有点智慧,该做的事情是携“晋国之力”将楚国打服,完成捍卫诸夏文明得以延续和仍为正朔的“成就”,可以的话就尽力削弱或肢解楚国。

楚国变弱或遭到肢解对吕武很重要,如同将齐国肢解掉,是一样的份量。

吕阳要是不知道自己这个父亲最终想搞什么,一定会大声赞叹父亲是文明之光啥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晋国开始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国”,有捍卫文明的使命感。

一代代晋人这种玩法,慢慢把自己玩得有点要出精神疾病,有那个能力去吞并弱国壮大己身偏偏不干,甚至还不允许列国互相吞并。

用后世的历史定义而言,晋国这种做法是妥妥的“分裂派”,应该早死早超生的那种。

然而,现在的人看来,晋国虽然霸道,有时候还很不讲理,风评上却是极佳。

原因没有别的,弱国肯定比强国要多得多,他们害怕被吞并,晋国约束各国不得互相吞并,对他们有好处呀!

吕武很小的时候就教导吕阳关于“大一统”的观念,并且一再强调要一代一代将“大一统”观念传承下去。

一个人出发点的“全局”是什么,关乎到目光是否足够长远。

吕阳则多少有点“歪”了,接受“大一统”的理念,出现了“时不待我”的思想,导致有一颗迫切想要搞事的心。

他们换了个地方,来到一处“邦”。

所谓的“邦”就是村庄,一般是作为农庄而存在。

因为现在的社会结构,“邦”跟老毛子近现代的情况极度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