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页

建国的人之前是什么爵位,比如“唐国公”建立自己的王朝还有另外一个选项,例如根据地是在“晋地”,那么就能从“唐”和“晋”来选一个国号。

如果想要更多的历史底蕴和合理性,其实选择“晋”比选择“唐”来作为国号最合适。

没有太复杂的原因,历史上有过多个以“晋”为国号的王朝,地理位置在“晋地”也能收买创业集团的人心。

当然,如果以“晋”为国号的王朝太垃圾,或是创业集团的核心不是来自“晋地”这个区域,“唐国公”肯定会以自己的爵位“唐”来成为新王朝的国号。

使用具有“特殊意义”来命名国号的创业者极少,一般会被“知识分子”嘲笑。

这些“知识分子”在背叛起这个王朝会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就是“非是正朔”,再来就是“无有历史底蕴可寻”,偏偏还有人认可这种说法。

所以了,敢用具有“特殊意义”的名号来定为国号,可能是开创王朝的霸主从一开始就没拿“知识分子”当回事。

吕武需要一再地翻阅典籍,从中找到符合晋国历史底蕴的一些名称来给爵位命名。

后来,他着实是厌烦了这一项工作,再来就是距离“虎牢”越来越近,顺理成章的将事情交给家臣去办了。

在搞土地分配到户这一件事情上,吕武不能闷头自己干,先后试探过范氏和魏氏,发现士匄和魏琦表现出诧异和不以为然。

到底是真的不以为然,还是飙演技,有待考察。

阴氏搞动作也不是一次两次,每一次都能得到一个好结果。光是这点就足够让范氏和魏氏不敢掉以轻心,哪怕不想跟上,他们也会暗地里琢磨和观察。

吕武给士匄和魏琦的理由挺符合晋国的现状。

晋国要跟楚国争霸,双方在多种层面上互有强弱之分,争霸已经到了必须分出胜负的阶段,老套路不行,不想新套路,等着输吗?

抵达“虎牢”之后,各“卿”面见国君,国君再检阅完带来的部队,轮到吕武给国君透透风了。

“予‘羡’土地?”国君一样感到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