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页

不对!子囊是楚国的令尹,他战阵上被俘之后,楚国肯定要有新的令尹上台,够楚国内部的公族乱上一阵子。

赎回子囊?不但子囊所在的家族不会干,楚君熊审只会奉劝子囊赶紧自杀,别活着丢人现眼了。

这么一看,不止在晋国当贵族要提心吊胆,在楚国那边当高官也是挺危险的?

晋君姬周看到位处楚国“王卒”后方的成氏、蒍氏和斗氏部队开始发疯,干了亲自冲锋的吕武好像要被包夹,抿嘴专注地看战局走势,心里有点莫名的小期待。

然而,士匄看到吕武成功俘虏子囊,一下子就被打了鸡血。

成功啦,真的成功啦!

倒不是士匄对吕武没信心,同在一个阵营,并且上阵参与指挥,吕武的功劳也会有士匄的一份。

那可是俘虏楚国的令尹啊!

晋国跟楚国尽管打了那么多年,晋国贵族和楚国封君被俘的例子不少,俘虏一国的第二号人物还真没有往例。

什么!?楚国的“王卒”在子囊被俘之后出现混乱,遭到阴氏甲士部队夹击要崩了???

那还傻愣着干嘛?胜利就在眼前,没那能力奠定胜局,抢功劳还不会呀?赶紧地冲啊,杀啊,痛打落水狗啦!

激动归激动,士匄却是不会乱了阵型的瞎几把冲,采取事先约定好的策略,带上范氏的部队从左翼突上去,跟成氏的前锋部队撞在了一起。

楚国的“王卒”挺迷惘,不是犹豫要不要投降,是没有指挥官控场,有多少军官就有多少道命令,有时候还会上一刻在执行那个军官的命令,下一刻发布命令的军官死翘翘,接到了一道其他军官下达与前一条命令相矛盾的新命令。

他们还非常无语一点,阴氏甲士身上的铁甲用戈矛破不了防,招呼脖子也会被顿项(脖颈防具)护住,即便是招呼衣甲空隙捅过去的武器也不见血。

而他们自己呢?身上套着一层犀牛皮或鳄鱼皮的外甲,里面穿着两套皮革甲,初期对上阴氏甲士的“戟”还能防得住,后面阴氏甲士换上一种长柄斧的兵器,真真就是要了亲命了!

这并不是阴氏不讲武德。阴氏的冶炼技术比当今各个诸侯国都要先进,家主又是个挺有“想法”的人,多弄点花样很合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