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页

所以这个就是信义的重要性了。

很多时候哪怕很假,做与不做就是两回事,信誉度成了负数之后,谁想帮忙讲两句好话都找不到支撑点。

吕武会停止对秦国的征战吗?不可能的。

秦国不知道为了什么不正面接受刺杀事件?他们其实也是左右为难,无语得很。

一旦秦国承认后子针刺杀吕武,另一层面就上升到了国家的矛盾层次,使得秦国多了一个恶名,留给晋国一个随时能拿这个来征讨的借口。

到时候,不是阴氏带着魏氏干私活,而是变成晋国与秦国爆发国战。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晋国的“卿”遭到刺杀,国君或其余“卿”为了国家尊严以及为“卿”的庄严、尊贵,他们再怎么不愿意都要吼嗓子“我尼玛,干死你丫的”来展示态度,再集结大军轰轰烈烈地打一场。

光是阴氏和魏氏都让秦国招架不住,秦国哪敢再将晋国的其余卿位家族招惹过来?

秦国真的公开道歉,等于失了理子和丢了面子,还注定要遭到一顿暴打。

要说秦庭有什么错误判断的话?估计是他们真没想到阴氏那么能打,并且明明没有油水能捞,还特么每年过来一趟。

以现在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来说,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脑子正常的贵族都该停下征战了。

秦人就是上述的想法,他们也在第一次交战中损失惨重,想着忍一忍让吕武发泄完怒火,事情也就算过去,哪能想到吕武没完没了每年都去一次呢?

现在,秦国很是骑虎难下,道歉已经显得太晚,忍又没换来理想的结果,他们的决定是征召大军跟吕武玩一次狠的。

而上述那点,吕武已经察觉到秦国在大肆集结骑兵,其余更多则暂时不知情。

“鲁执政归国半途病逝,已遣人来告。”国君意图不明地讲了这么一句。

这件事吕武已经从魏琦那里获知,顺着国君的意图说道:“鲁欲并鄅涉及甚广,不独鲁、鄅可自决。”

鲁君午在南下时恳求晋国能支持鲁国把鄅国给兼并掉,没有得到来自晋国的正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