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页

此时听到司马亮又旧事重提,曹娥知道此事还有下文,当即道:“司马丞相行事,自无不妥之处。”

“如今太后旨意已经遍传天下,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另立新帝之事,也须及早施行。”司马亮又咳了一声。

曹娥微微沉默了一下才道:“诸卿心中,是否有合适人选?”

“臣等几人商议许久,此前嬴祝、嬴吉二位宗室虽被立为天子,但皆无道无德,究其本源,终是因为此二人生长于外,颇受恶人蛊惑,又非太后嗣子,故而不敬太后,倒行逆施……”

当听到这里时,哪怕心里有所准备,曹娥的眉头都不禁跳了一下。

不过她强忍着没有说话,让司马亮继续说下去。

“因此臣等觉得,须于宗室之中,挑选年幼之人,立为嗣子,教养于太后身侧。一来可以远离外邪,二来太后亲自教养,大后必然孝顺太后,此为两全其美之选。”司马亮又道。

“如今……朝堂之事怎么办?”曹娥问道。

“朝堂之上,由太后垂帘听政,具体事务,臣等尽力而为就是。”司马亮道。

曹娥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弄个年幼的小皇帝坐在御座之上,以她这个太后的名义发号施令,实际上大权却还是在司马亮与四校尉手中。

这种情形对曹娥来说……至少比起缩在长信宫中担心受怕要强得多。

因此曹娥并没有犹豫太久,便点头道:“丞相所言甚是。”

“臣等已经商义过了,淮南侯之子嬴荀,天姿聪明,身体强壮,正可为嗣子。”司马亮又道。

这一次曹娥沉默的时间就久了。

原本曹娥想要在挑选嗣子的问题上稍稍掌握一点主动权,但是司马亮连挑出几个备选之人这样的形式都不做,直接就定下了人选,这让曹娥猛然明白,司马亮虽然老了,却不象她的父亲,会给潜在的威胁留下任何机会。

这个认知让曹娥有些意兴阑珊,她看了看四校尉:“四位叔父也是一般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