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页

到得后来,赵和甚至有些不客气地驱赶他,他这才不得不离开。

不过他也很清楚,赵和此时不可能给他诸如将会有多少兵马过来、送多少钱粮给大宛的许诺,他想要的只是一个安心。可赵和就是不说,他心中虽然不甘,却也无奈。

从金策之死开始,他就已经上了贼船,别想脱身了。勿离很清楚,只怕此时已经有细作跑到犬戎人那边去宣扬,是他因为愤恨金策害死他父王、令大宛一分为三,所以与赵和勾结,一起设计诱金策来贵山,最终在贵山城中杀了金策。

所以他必须仰仗赵和。

另外,他现在还有一个麻烦要解决。

金策虽然没有带大军来贵山,随身的护卫数量并不少,这些人如今正被包围着,若不能解决掉他们,将是心腹之患。

无奈的勿离只能带着手下暂且离开,这档籍室附近,所剩的就只是赵和、樊令、阿图、莲玉生还有张衡五人。

看了看自己的护卫,赵和向他们使了个眼色,樊令与阿图当即远远避开,而莲玉生望了望赵和与张衡,他原本有话要对赵和说的,但此时,也只能先合掌然后退下了。

于是残垣断壁之中,唯有赵和和张衡二人相对了。

赵和望着张衡,虽然已经竭力克制,但他还是忍不住一阵心情激荡。

那些困扰他许久的迷团,今日终得有一个答案了——应该会有吧。

带着这个念头,赵和上行,向张衡行礼:“赵和见过张……张公!”

他用了“张公”这个在大秦比较普通的敬称来称呼这位已经年过八十的老人。

张衡捋了捋须,微笑起来:“好孩子,你呼我张师也可,呼我老师也可。”

他一句“好孩子”让赵和鼻头一酸。

事实上,赵和如今的年纪,早不是被人称作“孩子”的时候了,他上次听人这样呼他,还是从铜宫出来不久之时,那个时候,王夫子这样呼过他。

赵和心中突然动了动,这才不到十年的光景,王夫子的形象,在他心中竟然已经淡去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