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页

“稍后?我的首相,您还有什么事要跟我讲?”

“有的,陛下。”奥斯瓦列斯从自己的裤包里拉扯出来了一节布料:“这个东西,最近大量涌入我们欧洲的市场,因为其质量可靠,价格低廉,不过三个多月的时间,整个亚平宁半岛以及我们刚刚纳入统治的北非地区,其布料市场已经快要被这种新布料给统治了!”

“这,这是……”接过奥斯瓦列斯手中的布料,反复搓揉观察后,菲利普失态的大吼了起来:“天啊!这,这是涤纶!居然是涤纶!”

所谓涤纶,其正式的化学名叫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缩写为et,在后世的塑料分类中,et的代号是1号——由此可见,这是最基础的塑料之一。

在后世,et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所有电器的插座,绝缘把手,几乎都是et。后世的司机们开车,控制车窗的按键往往是et,踩油门的那块踏板,也含有et。

此外,那些肥宅快乐水的外壳,基本也是et。

当然,这个东西还可以应用于纺织,那就是涤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种布料进入中国后,因为其耐洗耐磨,不走样,不褪色,容易干而且价格便宜等远胜普通棉布的优点,迅速的赢得了中国人的喜爱,被当时的中国人亲切的称为:‘的确良’。

1号塑料在历史本位面上研发成功并且真正投入工业化生产,已经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但,这是1号塑料啊,对于一个材料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一进入专业学习后,都必须要学这个东西的。所以,当易普拉欣挺过了欧盟的全力一击后,首先就集中全国之力,把et给搞了出来。

材料学专业的穿越者,这个时候真正的开始展现知识的威力了。

第580章 欧洲的科学家

在21世纪,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不受塑料的影响。即便是那些僻居荒岛,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他们捕捞的鱼,打下来的飞鸟,其体内也充满了塑料微分子甚至是完整的塑料袋。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塑料的优势太多、太大了。

容易塑形,耐腐蚀,轻便,而且就其那点质量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坚固。再加上便宜,一旦掌握了配方,就可以大量生产……如此种种,使得从20世纪开始,塑料大行其道: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以前美军出去打仗,喝的可口可乐都是玻璃瓶装的。但后来et出来来了,便统统换成了塑料瓶。

作为17世纪的土著,奥斯瓦列斯只是忧心这种被国王陛下称为‘涤纶’的新布料会造成欧盟总体贸易顺差减小,以及会影响到此时联盟内部方兴未艾的纺织业。但是对于穿越者来说,菲利普看到的,是奥斯曼即将拥有一个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庞大产业!

“我的首相,这个涤纶,现在在亚平宁卖多少钱一匹?”

“非常便宜,一匹布只要7个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