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页

“皇上见教的是,臣知错了。”

“诶,大司徒不必如此。也是朕偷了懒,最近几年因为事情实在太多,所以只要不是有民变这样的事情,都轻轻放过直接批红了。说错,朕才是错了。众卿,朕早就说过,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农业,事关国家根基,必须加以高度重视。朕有预感,在未来的数十年间,这样的灾害天气还会持续。我们必须得在今日就定下一个方案加以应对,以维护国家根基的稳定。”

第545章 宗藩是提款机

“对于北方各省普遍受灾粮食减产的问题,朕有三条意见。”

“臣等恭请皇上示下。”

“其一,加大粮食采买力度。不过据闻南方今年也有不少地方闹了洪灾,同时为了避免在南方购买粮食过多,导致南方诸省粮价飞升。所以,我们每年购粮的重点,应该是在南洋诸国。”

“臣正准备待会向皇上禀报此事,既然皇上提到了,那臣就先说南洋的事情。”

王绍徵再次起身道:“正如皇上所言,户部也是计划重点向南洋各国买粮。但,因为福国、桂国乃至日本,全都出现粮食减产。所以以上诸国都在向南洋诸国买粮,以至于南洋诸国坐地起价。以南洋目前出口粮食最多的周、唐二国为例,天启五年,两国粮食离岸价是一石四个银角,六年,五个银角。七年,也就是今年,已经上涨到了八个银角。户部预计,若是明年还是灾年的话,我大明本土需要向外购入一千三百万石粮食才算安全。这要是粮价继续上涨,户部这边的资金压力就实在是太大了。”

“好胆!”说话的是熊廷弼:“本官在南洋坐镇的时候,这些藩国怎么敢如此?那陈时济表字宽仁,真是人如其名,对这些藩国也太宽了!”

“皇上,大司寇,户部就此事已经和中南总督做过交涉。陈制军表示,这每石八个银角的价钱,已经是中南总督府对南洋诸国一再压制后的价位了。”

“咚~咚~”,手指敲打桌面的声音又响起来了,而群臣一听这个声音,就知道皇帝又习惯性的在思考。于是大家暂时不对着他说话,反而各自讨论了起来。

看着闹哄哄的会场,坐在朱由栋侧后方负责记录的方正化撇撇嘴,也没有多管:皇上这时候是听不见外面的声音的,让群臣讨论一下也好。

作为穿越者,其实朱由栋和菲利普在治国上有很多的共同点。

比如,他们都知道,要在这个时代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首先需要的是原始启动资金。

大明呢,得益于上千年来在经济上都是出超的国家,民间沉淀的财富极为惊人。所以朱由栋采取的是因势利导,扶持大商人进入实业。之后,在轻工业得到发展,税收上来后,国家投入重金,军队保证安全,配上得力官员,集中发展重工业。

至于西班牙,则是依靠美洲殖民地的金银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以此作为发展工业的启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