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页

听着王执的汇报,朱由栋心里大感欣慰。

大明建国两百多年来,就没有正儿八经的收过什么营业税、所得税、财产税。但是商人们平日里的负担并不轻:因为没有明确的商税收取法令,以至于地方官府在面对商人时可以随意发挥。这就导致商人们在名义上少交甚至不交商税的同时,却要另外拿出大量的利润来贿赂官员。由此导致官商深度结合,加速官场腐败不说。还使得大明朝廷收不到钱的同时,普通百姓遭受的盘剥持续加重。

收取商税,就是要把各地官府的灰色甚至黑色收入斩掉,一切都拿到明面上来。如此,吏治能够得到改善,国家收入大增的同时,才更有力量去履行国家职责,进行军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赈济灾民等工作。

朱由栋深知,要把各级官府以前的惯性收入斩掉,让大家接受新的制度,是一件违背既得利益阶层人性的事情。这做起来,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商人们在依法缴纳商税后,是否可以不再被既往的‘规矩’继续盘剥。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或者说被‘盘剥’的金额大幅度减少,以至于减少幅度超过正常缴纳的商税。商人们都会愿意支持朝廷的新政。

所以,在这里面,地方官府的表现才是关键。

目前看来,在强力推动收取商税的一年里,各地官府虽然也有不少犯事的,但大多数都是习惯使然。真正丧心病狂顶风犯事的,有,但是少数。

要知道,大明现在的文官两万五千余人,吏员近六万,差役近二十万。这么庞大的基础中,只有三千多人受到处理,这个比例已经很低了。

虽说肯定有相当部分商人缴了商税还被继续盘剥但是不敢开口举报,虽说肯定有工商总局没有处理到的地方。但这个比例之低,仍然让朱由栋喜出望外——他本来都有心理准备,想要效仿朱元璋当年操刀把全国官吏杀个人头滚滚的。没想到真操作起来,犯事的官员的比例这么低。

嗯,很好,看来廉贞的效力,真的开始发挥作用了。

第458章 当家真的不易(一)

除了在商税方面,大明的官吏们总体表现得还比较好以外。工商总局的成立,加上廉贞星的加成,使得大明的其他税种也有明显的提升。

这里面数字变化最明显的就是茶税:这里的茶税是指大明本土内部消耗茶叶时产生的一项专项税。在大明全民普遍喜欢饮茶,只要稍微有点经济实力,都愿意购买茶叶的大背景下。在万历四十六年,全国的茶税居然只有43万元。

当然,作为穿越者,朱由栋也知道,在历史本位面,崇祯年间的茶税只有几十两银子。所以,他登基那年,有个几万元也不错了:大明的吏治在万历年间是很烂了,但还没有烂到底。

而到了这个位面的天启二年,大明国内的茶税却达到了235万元:虽说对于大手大脚的朱由栋来说,这几十万元钱对于全国财政几千万的规模占比并不算多。但是两年时间茶税翻了五倍,充分说明了工商总局成立的作用,以及全国吏治的好转——这才是最值得欣喜的。

“好,大司徒。”在工商总局的三个局长陆续发言后,朱由栋敲了敲桌子:“收入方面大体就说到这里吧,接下来请跟大家讲一下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