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页

但是,再大的土地不充分利用起来也是无用的。

“各位,现在本州的汉民即便加上军队军属,也不过才两万余人。虽说我们出台了很多优惠措施吸引周边的土著来我们这里定居,但是架不住其他四州,以及周、唐两个藩国也在大力吸纳人口。而且,我们这里除了是五州中最南端之外,这周边的部族不服王化的程度也是最高的。再说了,我们要把这里建设成为我华夏永远的固有领土,这汉人比例低了怎么行?所以,除了继续加大力度吸引国内商人前来投资,租赁土地之外,我们还得想办法吸纳更多的人,尤其是汉人来此定居!”

李嘉这话有问题没有呢?当然没问题。可是真要实践起来,就实在是太难了。

目前新加坡的产业有什么呢?农业还是不错的。21世纪的新加坡,六七百平方公里住了五六百万人,淡水当然不够。可是现在岛上的淡水供养两万多常驻人口那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在勤劳的汉民开拓下,水稻、蔬菜,尤其是热带水果的产量相当不错。

可是农业发展再好,除了满足本地居民的食用外,基本发挥不出什么作用:这年头食物保鲜储存条件有限,热带水果完全无法以鲜果形式进行运输外销。就算是腌制成果脯什么的,由于距离原因,和孙传庭主政的台湾府比起来也没有价格优势,因此根本进不了大明本土市场。至于说粮食?两万多常住居民,而且存在大量的军人军属,故而最多能分出七千人进行农业生产:不管这点人怎么折腾,生产出来的粮食总量都是有限的。自给自足之余,能够外销创汇的也极少。

本土农业之外,新加坡还有些渔业,但还是存在人手有限,产出不多,销路匮乏的问题。在这两者之后,州府的收入,主要就是来自于土地租赁和港口服务了。

前者的土地出租,要和中南总督府下辖的其他四州竞争。尤其是在五州官员都铆足了劲招商引资的前提下,大家都把土地出租的租金压得极低。后来熊廷弼为了限制这种内部的恶性竞争,才不得不召集五州知州进行了统一定价:每亩租金每年不得低于三个银角。

至于为啥最近这一次新加坡州的土地租赁每亩达到五个银角,当然是李嘉在收取租金、税金的时间上给了极大让步。

但是站在李嘉这个角度来说:你只要能租下土地,哪怕暂时没有给我产生收入也不要紧。因为,你有了庄园,就要给我弄工人来。工人来了总要消费吧?有了消费,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如此螺旋上升,整个新加坡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嘛。

总之,目前土地和农业能够给新加坡州衙提供的资金很有限,除了满足食物需求外,官员、教师、军人等公职人员的薪俸发放,基本都是从港口服务上来。

作为目前在纬度上离北京最远的大明直辖领土,新加坡有自己的劣势。但是在航运上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整个东亚全部纳入大明的控制范围后,大明国内目前丝瓷茶的外销有了井喷。每天从新加坡港路过的商船怎么都有十艘以上,最多的时候甚至超过百艘。

这么多船,基本都会选择在新加坡停靠。船上的水手购买一些新鲜水果、蔬菜,补充淡水啥只是小钱。真正的大钱来自于港口提供的船舶维修、船员的休息放松、物资交割等。

船舶维修需要大型船坞,而目前新加坡港的船坞只有四个,而且其中三个还比较小。由此导致很多商船需要修理时都不敢选择新加坡港停靠——太费时间了。然后就是仰光、曼谷等拼命的修建维修船坞……

新加坡不是没有看到这些问题,但是全州人就这么点,挖水坑也得人力啊!

至于说船员放松休息,说白了就是港口要设立餐馆、赌馆、秦楼楚馆。这些虽然利润不低,但依然算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需要人。

而物资交割呢,其实就是在港口修建大量的仓库。然后阿拉伯人、印度人乃至西班牙人可以把货物运到这里放下,中国的商人直接来这里取货。反之亦然。如此,双方都能节省航程,极大的减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