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页

“一国公使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打死”,这不是开国际玩笑么?

英国人定义为“意外”,这也要有人信才行。

不管是飞石误伤,还是别的原因。总之,从一开始“公使案”就和阴谋扯上了关系。

至于幕后黑手是谁,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不是不好猜,主要是嫌疑犯太多了。

幕后黑手可以是英国人的敌人,也有可能俄国人的敌人,甚至有可能是英俄两国的主战派。

如果要深究的话,就会发现英俄两国都是拉仇恨的王者,他们两家的敌人加起来,就约等于全世界。

黑手不是越多越好,对弗朗茨来说,这种隐藏在幕后的同行,也必须要加强警惕。

“从现在的国际局势分析,你们觉得最有可能是谁干的?”

话音刚落,弗朗茨就感觉自己问了一个傻问题。论起嫌疑来,奥地利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为了挑起英俄战争,维也纳政府可做了不少事。其中的某些事,甚至没有办法保密。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回答道:“从嫌疑上来说,我们和法国人的嫌疑最大。在排除我们之后,最有可能的就是法国人了。

不过这个推论,并不怎么合理。挑起英俄战争的办法很多,正常情况下,法国政府是不会对一国公使下手的。”

内心深处,弗朗茨还是有些尴尬。遥想当年……算了还是不要想了,见不得光的黑历史就让它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不过韦森贝格的推论还是没有问题的,正常情况下,政客们是不会选择极端手段的。

毕竟这是高风险的活,万一消息暴露了,那是要出大事的。同时得罪死了英俄两国,那就完犊子了。

就算是必须要动手,大家也会选择借刀杀人,要查也只能查到背锅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