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页

万一叛军想不开,捣毁了埃及地区的棉花种植园,法兰西的棉纺织业又要遭到重创。

这年头棉纺织业可是法兰西最重要的产业,国内五分之一的产业工人,都依附这条产业链上下游生活。

一旦出了问题,法国整个工业体系都会受到影响。不光是法国,在所有工业国家中纺织业都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除了棉花产地外,还有一条关系到法兰西命脉的苏伊士运河。万一让叛军打到了河边,拿炸毁了河道做要挟,巴黎政府就要头疼了。

或许不等叛军炸毁河道,国际干涉势力就先进来了。

英国人为了插手苏伊士运河,不知道废了多少心思,都没有成功,送上门的机会自然不可能错过。

即便是看上去好说话的奥地利政府,同样不介意独霸苏伊士运河。

原时空为这些问题犯愁的是英国人,为了保住棉花产地和苏伊士运河,英国政府还和埃及地方实力派进行过妥协。

没有埃及人支持,马赫迪起义军还是独自坚持了7年时间,才被英国人扑灭。就连英国人驻苏丹总督都被起义军干掉了。

同样的事情,在法国这边是不可能发生的。

法兰西政府对殖民地采用的是直辖管理,以埃及国王为首的本土势力,早就被镇压了下去。

甚至埃及王室都被迁移到了巴黎生活,并且在不久前的巴黎大革命中领了盒饭。

毫无疑问,现在法国人只能亲自上阵镇压叛乱。还必须要打出法军的威风来,再出现中南半岛的事情,法兰西帝国就要根基不稳了。

法军威名是靠一场场胜利堆砌起来的,一次失败可以是意外,连续失败那就不是意外了。

没有世界第一陆军应有的实力,在政治外交、工业经济、资源领土全部落后的情况下,法兰西如何与奥地利抗衡?

殖民大臣斯蒂芬:“这恐怕不够。除非我们或者是英国人尽全力支持叛军,要不然就凭那帮乌合之众,还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