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页

残酷的现实告诉俄国人,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在财力上英法两大金主加起来,能够提供的资金肯定比奥地利拿出来的更多。

说白了,这场战争是俄国人的战争,不是奥地利的战争,维也纳政府可以支持他们,却不可能无限度的投入。

除非能够在短期内结束战争,要不然最后拼的就是财力。有过上一次战争的教训,沙皇政府已经没有了速胜的幻想。

拿破仑四世摇了摇头:“现在才开始行动,俄国人怕不是傻了吧!”

俄国使团抢在威廉一世访问巴黎前抵达,表面上来看肯定不算晚。不过拿破仑四世说晚,也是有道理的。

曾经法俄两国有相互靠拢的机会,可惜双方都没有珍惜。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反法战争带来的两国矛盾,近东战争中又再一次放大。

拿破仑三世一度想要缓和法俄关系,遭到了英奥两国的阻挠,最后以失败告终。

普德领土交易过后,法俄丧失了联手的利益枢纽,最后一次联盟的机会破灭。

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随着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法国已经没有和俄国人结盟的需要。

年纪轻轻的拿破仑四世,同样也是野心勃勃,想要超越父亲,建立更大的功绩。

因此,法兰西需要的只是小弟,而不是竞争对手。

俄罗斯帝国不可能放下架子给人当小弟,就算是亚历山大二世能够卧薪尝胆,俄国民众也不会答应。

外交大臣邓布利多摆了摆手:“俄国人的外交一直都比较随性,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从当年尼古拉一世和奥地利结盟开始,到亚历山大二世继位过后执行的亲普疏奥战略,再到后来普俄翻脸,以及俄奥同盟破裂都是如此。

沙皇政府的外交战略,受个人意志影响太大了。不仅没有长远规划,还时常发生变化,甚至是自相矛盾。”

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邓布利多果断的选择就此打住。沙皇政府的外交政策乱,法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其实也没有好多少。

欧洲大国中外交政策延续最好的是英奥两国,英奥两国的欧陆平衡政策,从反法战争结束后一直持续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