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页

弗朗茨点了点:“事情到了这一步,接下来我们面临的舆论压力会很大,英国人是在下一盘大棋。

政府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可不能让英国人带了节奏,要不然会出大乱子的。”

从种种迹象来看,弗朗茨判断英国人想要趁机挑起法奥冲突,同时分化奥地利和德意志联邦的关系。

这是避不开的阳谋,法国人想要吞并莱茵兰地区,为了政治正确,维也纳政府只能站出来反对。

德意志地区分裂了很多年,各个邦国都习惯了自己当家做主。在民族主义的压力下,大家被迫做出一副支持统一的样子,实际上还是想要保住自己的独立王国。

奥地利势大拥有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实力,各邦国政府高层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向维也纳政府靠拢。

可是他们一旦发现在列强牵制下奥地利无法统一德意志地区,或者是自己实力足够强,能够摆脱这种威胁,那么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就如同现在的普鲁士王国,干脆退出德意志地区,不以德意志邦国自居,玩儿大普鲁士王国。

知道归知道,实际上弗朗茨也只能被动应对。法奥矛盾就算是爆发了,双方也打不起来。

唯一的接壤地区在意大利地区,尽管法国人占领撒丁王国已经很多年,但是在这里他们仍然没有群众基础。

这是拿破仑三世当年吃相难看,没有法理基础的后遗症。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当地民众依然不认同法国人的统治。

要是在意大利地区和奥地利打起来,他们和劳师远征、深入敌境没有任何区域,不光要和奥地利军队作战,还要小心民间游击队。

意大利独立联盟的老大就是前撒丁国王,这是现成的棋子。法国人要是不动,没有人能够奈何他们,只要战场上大败一次,脆弱的大法兰西帝国就可能崩溃。

总体上来说,大法兰西帝国存在的时间长一点,对奥地利更加有利。不光可以帮奥地利分担国际压力,还加快了伦巴第、威尼西亚的民族融合运动。

当初,意大利地区有一大堆邦国的时候,伦巴第、威尼西亚的意大利人也想要闹独立,民族融合进展非常不顺利。

自从法国人吞并意大利地区后,伦巴第、威尼西亚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一下子陷入了低潮。

这一轮社会毒打,让很多人清醒了过来。当地的资本家不在支持独立运动,反而积极向奥地利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