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页

这种类似的乌龙事件,在奥斯曼帝国可是时有发生。以仿造的后膛步枪为例,奥斯曼比俄国人还要不堪,在傻、大、粗、高的基础上,还增加时常卡壳、炸膛等“优点”。

“造不如买”早就得到了军方的公认,对国内的制造业,艾尔墨德没有半点儿信心。

大家对飞艇了解不多,在很多人看来这种能够在天上飞的武器,那都是高科技产品,不是奥斯曼帝国能够造出来的,所以还是买吧!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以奥斯曼官僚的腐败程度,他们负责生产飞艇,要是飞不起来也就算了。最怕的上刚飞上去就落下来了,那就要人命了。

……

伦敦,英国政府也在讨论飞艇的问题,甭管作用大小,别人有的东西,大不列颠也必须要有,这是原则性问题。

海军大臣罗伯特讥讽道:“外面都在疯传飞艇的厉害,甚至有的媒体捕风捉影,不负责任的说属于天空的时代降临了。

这完全是在胡说八道。且不说飞艇的性能不够稳定,就算是飞到天上去,我们就没办法了么?

专门设计一款对空攻击的火炮很难么?到时候花费大代价建造的飞艇,在天空中就是一个活靶子,想要躲避都找不到掩体。”

开什么玩笑,海权时代才开始多少年,皇家海军还没有享受够荣光,怎么可能让“制空权”时代降临呢?

活靶子的说法或许是夸张了,但飞艇的确不是无敌的。并且飞艇的造价还非常高,远超陆军装备,都快要赶上海军军舰了。

陆军大臣福克斯附和道:“没错,飞艇的威力确实没有外界说的那么大,但是在军事上还是有一定存在价值的。

尤其是在陆战中,这种头顶上的威胁对军心士气影响太大了,陆军部提议增设一支陆军飞艇部队,保卫不列颠的领空。”

海军大臣罗伯特当即反驳道:“保卫不列颠的安全,交给我们海军就行了。只要皇家海军在,敌人就不可能过来。

飞艇部队放在海军旗下,用来震慑海外的敌人,才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

……

两人的争执,听起来似乎有些别扭。前面在贬低飞艇的作用,后面又想要把飞艇部队收入囊中,明显充满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