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页

除非是世界大战突然爆发,化身为龙傲天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建立无上功勋;要么重新投胎,直接出生在大贵族中,靠家族力量实现目的。

不然,还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往上奋斗吧!一步登天,对谁都不是一件好事,“德不配位”最后都是悲剧收场。

这个“德”可不仅仅只是“道德”不够,也不仅仅只是能力,更多的还是相匹配的眼界、人生观、社会观。

除此之外,还有社会人际关系。在这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年代,没有足够的抗风险实力,还是不要过分冒头的好。

乱世出英雄,不是只有乱世才有英雄,主要是只有乱世才能够容纳这些“英雄”。

殖民地本土化并没有像弗朗茨想象中的那样,引起全世界的震动,各国都不看好这项政策。

在很多人看来,开辟殖民地就是为了赚钱的。一旦本土化过后,就不能继续肆意掠夺财富,完全是得不偿失。

这是经营理念上的不同。奥地利开辟海外殖民地,首先在上面种地,走的是持续发展道路;而其它殖民帝国开辟的海外殖民地,只是单纯的为了掠夺财富。

法国人是例外,拿破仑三世也有意搞非洲本土化,只不过迈出的步伐要小一些。

弗朗茨的玩儿法,法国人根本就学不来。没有足够的人口,也没有义务教育的同化体系,限制了他们移民同化速度。

这一点,当初法国政府从巴尔干半岛移民过后,就暴露了出来。这些移民进入法属非洲殖民地后,依然保留了原来的文化传统。

由于缺乏足够的语言教师和配套的体系,法语的推广速度一直都不快,加上本土的移民数量太少,同化难度大大增加。

这是无解的难题。十万人同化一万人很容易;要一万人去同化十万人,最后到底是谁同化了谁,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

柏林,自从法奥两国在意大利问题上妥协过后,威廉一世就产生了浓浓的危机感。他可不认为,只是表面上利益交易那么多简单。

法奥两国一直都是竞争对手,为了意大利双方死磕了几百年,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能够让维也纳政府放弃意大利地区,那就只有更大的利益。毫无疑问,这个利益只有尚未被统一的北德意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