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守住贝尔格莱德,要么战死杀场。剩下的路他都不敢选,死他一个总比死全家的好。

除非奥斯曼帝国赢得了这场战争,那么找人活动一下,多送几份儿礼,就可以解决问题。

在艾萨拉斯帕夏看来,这种几率无限为零。赢不了这场战争就需要替罪羊了,他这种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正好合适。

“派人侦查一下,敌人在搞什么,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发起进攻?”艾萨拉斯帕夏命令道

在三天前,奥地利军队就包围了贝尔格莱德,除了每天例行公事的打上几炮外,就再也没有动作了。

这种异常的举动,自然引起了艾萨拉斯帕夏的警惕。无论他如何小心谨慎,敌人就是不来进攻。他的一系列准备,自然都做了无用功。

艾萨拉斯着急,城外的费斯拉夫中将更加着急。带着一帮预备役上战场也就算了,反正敌人更垃圾。

可是总部的命令要他将伤亡人数压低在千人以内,这就为难他了。前面奥斯曼军队撤离了,直接接管地方基本上没有啥伤亡,现在进攻贝尔格莱德不可能也不付出代价啊?

有点儿政治头脑的费斯拉夫中将清楚,政府对这场战争并不热衷,就连进攻贝尔格莱德命令都只有四个字——见机行事。

上面的大佬这么做,显然和政治有关。俄奥同盟,已经不在是一个秘密,关于盟约的内容大家众说纷纭。

费斯拉夫猜测是国内不想让俄国人攻克君士坦丁堡,又受限于盟约不得不支持俄国人战斗,这种情况下奥地利军队打酱油就说的过去了。

可是对他们这些军人来说,就悲剧了。没有战争,就没有战功。这种一枪不放,接受地盘儿的功劳,只能算是苦劳,加官晋爵还够不上。

费斯拉夫问道:“贝尔格莱德的地形图在这里,敌人也不是傻子,防守的相当严密。

谁有办法,可以在不付出大的人员伤亡情况下,拿下这座城市?”

一名青年军官跃跃欲试的说:“司令官阁下,好办法我没有,笨办法倒是有两个,要不要试试?”

费斯拉夫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说:“瓦西姆,只要能够在降低伤亡的情况下夺下贝尔格莱德,那就是好办法!”

“是,司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