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很多士兵还是被军官们强征入伍,拉来凑数的,能够有几分战斗力,我不抱有任何期待。

总的来说,奥斯曼军队的战斗力更差。如果没有外力干预,这场战争他们多半会输,不过守住君士坦丁堡的问题不大。”

对拉德斯基元帅的点评,弗朗茨是认可的。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人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就是一个字——烂,而奥斯曼人则告诉了大家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俄国人和奥斯曼人都处于低谷期。不光是他们,实际上法国、奥地利、西班牙、普鲁士四国也是如此,除了英国人外欧洲列强集体不在状态。

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奥地利被抢救了出来,在俄国人和奥斯曼人的衬托下,拉德斯基元帅有了自信的底气。

第六十四章 各方抉择

伦敦

近东战争的走向令英国人目瞪口呆。俄国人居然以放弃多瑙河流域两公国,换取了奥地利的后勤援助。

这意味着俄国人这次的胃口非常大,只有更大的利益,才能够让俄国人放弃摩尔达维亚公国和瓦拉几亚公国。

约翰·罗素脸色阴沉的说:“我们之前的计划失败了,奥地利和俄国人达成了协议。如果现在我们不出手,奥斯曼帝国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

帕麦斯顿先生,你们外交部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拆散俄国人和奥地利的联盟?

他们两国联手,在近东地区根本就是无敌的存在。就算是我们和法国人联合行动,也很难赢得胜利。”

约翰·罗素首相的话不是无的放矢,俄罗斯和奥斯曼接壤的地区只要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地区。

高加索地区受限于地形,如果进行大兵团作战,后勤就是一个大问题。

以俄罗斯国内糟糕的交通情况,再遇到地形复杂的高加索地区,根本就支撑不起二十万军队以上的战斗。

当然要是黑海的海权不丢,他们还可以沿着海岸线打过去,后勤补给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