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页

但很可惜,南郡人却不认同。

对晋王室心怀恨意的楚侯杨固,以及他暗中支持的、试图推翻朝廷的安平道,早早便别有用心地扭转了南郡人对晋国的认同,暗中鼓动、挑唆当地百姓与晋国的关系,以便治下百姓能全力支持他们展开一场推翻晋国的战争。

虽然这群乱臣贼子的造反之路,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南郡人的想法,却也被他们扭转了,以至于在他王尚德率南阳军入驻南郡的一年后,他们在当地百姓眼里却依旧是外来人,甚至是入侵的敌人。

当然,王尚德也不是没看到这一点,甚至无论是他,还是朝廷,其实都尝试过补救——当年楚侯杨固死后,朝廷试图通过让他几个儿子继承爵位,其实就是为了安抚南郡的民心。

但很可惜,朝廷的想法落空了。

因为楚侯杨固的那几个儿子,早就跟着荆楚义师的残党向南逃至武陵郡去了,甚至可能逃向了巴蜀,根本不敢回南郡——大概他们也知道,就算回到南郡继承了侯爵,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充其量也就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晋国朝廷,根本不可能再让他杨氏子弟执掌南郡。

而除此之外,王尚德对安平道余党的残酷捕杀,亦是他失却此间民心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安平道在南郡那可是一个传播极广的类似宗教的存在,它即是南郡百姓在信念方面的寄托,同时还对此间的百姓提供各种帮助,比如赊借钱粮,是一个类似‘善教’的存在。

然而王尚德抓到安平道的教徒后,却逐一将其吊死在江陵城的城头上,这当然会进一步加剧南阳军与南郡百姓的矛盾。

当然,王尚德虽然倨傲、傲慢,但本身倒也并不是残酷、暴虐之人,他之所以如此残酷地对待安平道的教徒,主要还是因为他被这些家伙给惹恼了。

当年南郡战役后,荆楚义师与它背后的安平道,还有楚侯杨固势力,纷纷溃败。

而后,荆楚义师就带着残兵败将,护着楚侯杨固的几个儿子逃亡南边的武陵郡,但那群安平道的教徒,那群漏网之鱼却仿佛不甘心战败,依旧潜伏在南郡,四处破坏、骚扰。

要么鼓动某地的平民造反,要么破坏道路设施,袭击南阳军的运输车队,甚至不乏有人袭击他南阳军的落单军卒。

这种事王尚德能忍一回,忍两回,哪有可能一回回地忍下去?

在一次与安平道交涉失败后,王尚德下令全面搜捕南郡境内的安平道教徒,抓到一个就吊死一个,将这群家伙通通吊死在江陵城头,杀一儆百!

可即便如此,却依旧有该死的漏网之鱼,四处破坏、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