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页

但是丘濬,王恕,商辂几个人资历来稍稍浅薄了一些。

这种风暴在京师酝酿的时候。

于谦已经离开了京师,于冕留在京师侍奉太子。跟着于谦离京的只有于谦的义子于康。

他们先乘坐驰道的马车,不过半日就从北京到了通州。

按理说,从到了通州之后,就能改乘船只,通过运河南下,但是于谦依旧乘坐驰道的马车。无他,于谦虽然听说过驰道之能,但是真正乘坐却没有多少次。

他虽然已经决定致仕,但是内心之中,还是关心国事的,特别是他从西北回来之后,建议朝廷先修从西安到轮台的驰道。

他也担心,此事有害于百姓。

于是乎,他在一次驿站下车之后,找了驿站之中一个民夫给了几个大钱,问了一些话

这民夫见于谦身边不过三四个老弱妇孺,只有义子于康两三个年轻伴当。

只当是一户普普通通的官宦人家,自然没有隐瞒的意思。

于谦问道:“这驰道来了,可有好处?”

这民夫自称三十多岁,但是满脸皱纹,头发虽然没有发白,但也枯黄的如同干草,说道:“是有好处,之前缴纳赋税,都要运输到了边关的仓库,要运好几百里,而今只需运到驿站就行了,就在那里?”

这民夫一指,于谦顺着看过去,却看见一排排的库房。于谦做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地方官,不用进去看,直看外型就知道这些房子就是粮仓,当然了,至于里面有多少粮草就不知道了。单单看库房的规模,大概能容纳一两万石粮食。

北方一个县的夏秋两税大抵就这么多,当然大县小县有所不同,与江南重赋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其实这个现象,于谦也有发现,要知道驰道并非火车,驰道与驰道之间相隔几十里就会换马,所以驰道站点,要比火车站点更加密集。

而每一个站点都有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