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页

但是这大藤桥,一根成桥,真不知道是先民花了多少精力才造成的。或者是天地之造化,非人力之所能为。

过了大藤峡之后,似乎黔江最险峻的地方就过去了,江门稍稍宽敞了不少。忽然朱见濬看到了一处烽烟升起。

朱见濬问冯轼说道:“那里是什么地方?”

冯轼看了看,说道:“正是碧溪,乃是贼人之中侯家的根基之地,黔江险峻,唯独在碧溪一带可以耕作,故而是贼人重地,侯贼也是仗着有这个地步,才能贼人之中发号施令,而今正是秋天,贼人是决计不会放弃粮食的,故而董兴将军应该已经与贼人交上手了。”

朱见濬心中顿时明了,暗道:“好一个攻敌于必救。只是如此一来山中瑶民有惨了。”他心中不由有一丝恻隐之心,但是他更明白,这个时候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第二十四章 碧溪

冯轼的判断并没有出错。

不过,他也没有说全。

其实董兴与瑶民第一波交手,并不是在碧溪,而是在黔江之上。

大明所有奏报之中,都没有说瑶民有水师。因为瑶民那一点水上力量,从来不被朝廷看在眼里。

他们不过是有一些船只,阻塞黔江而已。

这些船只大多数都是民船,甚至还有独木成舟的,这样的船只面对那些民船,或许有能力将民船给抢劫了。

但是对于从广州调过来的水师。

随着进入这里的船只都是小船。但是即便是小船,也足够他们清扫黔江了。

结果也与董兴预料的一样,双方在黔江之上,只是一交手,瑶民的水师就被大明的火炮教做人了。

这些瑶民见势不妙,就立即逃走了。放弃船只,游泳上岸,明军也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