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页

张子安这才上前尖声喊道:“万岁有旨,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启奏万岁,臣有本奏。”

礼部主事吴应箕抢先出班,跪倒丹墀之上。

吴应箕是复社儒生,早年攻击阮大铖的《留都防乱公揭》就是由他起草的,在南京大小也算是个名人,虽然不是进士出身,却也因为东林党员的身份当上了礼部主事。

隆武帝道:“所奏何事?”

吴应箕道:“万岁,六部、都察院、十三科道机构臃肿,职能重叠,以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我大明自万历年间以来就天灾不断,人祸横行,北方五省更是建奴肆虐,流贼猖獗,眼下正是励精图治、节省开支之时。”

隆武帝皱眉道:“那么如何?”

吴应箕道:“臣以为六部都察院的人员编制至少应该缩减三分之二,十三科道更是应该撤消,其监督职能由都察院行使,如此一来,各衙门就会少去许多扯皮,办事效率将大大提高,朝廷的俸禄开支也将大大缩减!”

隆武帝的眉头霎时蹙紧了,这事肯定有幕后推手,要不然以吴应箕这个小小的礼部主事绝不敢提出这种“犯众怒”的提案!这个幕后推手只能是东林复社,或者说是孙传庭,其目的无非是把新近补入南京官场的恩科进士排挤出去而已。

反击,隆武帝很容易就把吴应箕的提案视为孙传庭和东林党的反击。

“笑话!”高弘图出班反驳道,“新朝初定,六百余东林党人补入六部都察院时,怎不见有人提出缩减人员编制?怎么万岁才刚刚把恩科进士百余人补进各衙门就有人提出要缩减人员编制了?还美其名曰缩减开支,裁汰几百官员又能省下多少俸禄?”

史可法也出班奏道:“我大明官员的俸禄原就极低,纵然是一品大员一年也不过折银千余两,七品京官年俸更是只有区区一百八十两,就算把朝中七八百官员全部缩减,一年又能省下多少银子?”

史可法说此故意一顿,以凝重的语气说道:“万岁,各位大人,朝中所有官员一年的俸禄全加一块也不过十万两银子,还不及中央军一个营半年发放的饷银哪!”

“没错。”高弘图满脸悲愤地说道,“真正应该缩减开支的是靖南侯的中央军,现在的中央军已经成为朝廷沉重的负担了!朝廷一年的岁入全部用来供养十万中央军还嫌不足,别的事情我们根本就做不了。”

高弘图显然是有意要把议题引向他们所期望的方向。

“孙阁老。”高弘图的目标忽然转向孙传庭,厉声责问道,“下官听说中央军北伐失利之后,每名将士还有十两银子的赏银,五万大军那就是五十万两银子!平定左良玉叛乱之后每名将士又有二十两赏银,那又是一百万两银子!下官想请问孙阁老,户部拿得出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用来犒赏中央军将士,却独独拿不出十万两银子给六官、都察院、十三科道衙门的官员发放俸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