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页

卓凡来西北前,恶补过哈萨克的历史,所以知道这个人。他是苏联派驻哈萨克第一书记,和苏维埃主席斯科沃尔特索夫被哈萨克人并称为两大鹰犬。

在哈萨克人眼中,这个人简直是坏事做尽。先是充当斯大林在中亚强行推动集体化的急先锋,因为他的野蛮工作,导致数百万哈萨克牧民失去了牛羊,当大饥荒发生来临后,他居然不顾哈萨克人的死活下令将库存粮食调往莫斯科救急,导致哈萨克人口从360万下降到不足200万,直到今年年初才恢复到210万。更让人厌恶的是,他还在大清洗中,帮助被遣送来的斯拉夫等罪犯侵占牧民土地,占用大量肥美的水草地,实行偏向移民的政策,导致非哈萨克人的数量从70万增加到150万。

正因为莫斯科的粗暴工作方式,所以哈萨克人和苏联的仇恨是无法化解的,而他则成为了哈萨克最大的公敌之一。最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个犹太人,所以连大名鼎鼎的艾林郡王,都不止一次向莫斯科提出质疑,为什么要派犹太人来管理信仰穆斯林的哈萨克?

所以这次套马杆行动中,他是第一目标。要是能活捉他,别说莫合塔尔,整个哈萨克更加靠拢中国!想到这里,卓凡也渐渐明白为何杨秋在战役没结束,得知苏联要派飞机接走这些人后,宁愿冒着暴露破译密码的危险也要抓住他们了。

见到卓凡迟迟不说话,莫合塔尔还以为他生气了,连忙摆手:“卓长官,是我说错了,我不会破坏你们的行动的。其实我们哈萨克人都很敬爱杨总统,早就盼他来解救草原了。”

莫合塔尔倒没说假话,其实杨秋和国社在哈萨克的威望是很高的,这和他的西北政策有很大关系。当年国内还没彻底平定,杨秋就派石小楼坐镇西北。在最初阶段,为管制枪械打击分裂势力确实进行过大量的行动,还实行了严厉无比的军事管制,但期间却针对哈萨克等几个民族进行了保护,还和在哈萨克有较大影响力的艾林郡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且让黎元洪册封过他。

随着《上海公报》确定边界范围,分裂势力被扫荡一空,杨秋又开始采用怀柔政策,虽然还是继续军管严控枪支等活动并大量的移民稀释人口,但哈萨克族却没感觉太大压力。后来苏联爆发大饥荒,哈萨克草原尸横遍野,莫斯科又对此置之不理,还将美国的援助大量用于自身。唯有当时获得卡拉干达开矿权的杨秋,以红十字会和个人名义,向哈萨克提供了上百万吨粮食,救助了至少40万难民免于死亡。这个举动也一举扭转了早年的不好印象。所以杨秋在哈萨克人很有威望,不少大饥荒逃难至西北的哈萨克人早就希望他能下令国防军解救这片草原,将苏联驱逐出去。

杨秋当然不可能直接统治草原,那样恐怕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好感都会慢慢消失,所以他坚定地实行哈萨克自制政策,扶持哈萨克流亡人员,就是希望有一天哈萨克能建立起来,成为中欧之间一道宽阔的屏障。

这些卓凡也都很清楚,所以见到莫合塔尔惶恐的模样,还抬出杨秋来解释,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如果我们能抓到他,一定让你亲自带回卡拉干达进行公审!”

年轻的莫合塔尔本来心里就藏不住事,听到他答应,激动地跳了起来跑去告诉远处的父亲。

望着他的背景,卓凡笑了笑刚要再问问各营的准备情况,叶子山从指挥车里钻了出来。因为有外人,所以他改了称呼,招招手:“长官。是司令部的电报,这回我们有大麻烦了!”

“一个半装甲师的坦克?还有六万步兵!”卓凡看完电报,脸上也是分外精彩:“妈的!老子轻装突击队,又不是重装装甲师,这不是折腾人嘛!”

“怎么办?还打不打?”叶子山也知道这回棘手了。要是不能以最快速度拿下克孜勒奥尔达背靠城市,在这片高低落差不足百米的大平原上,以一个快速轻装旅,别说阻拦,怎么死都不知道。

但出人意料的是,卓凡想了半天还是咬着牙下达了出发命令:“打!有支援为何不打?实在打不过,我就过锡尔河,去乌兹别克打游击去!”

第八三三章 空中炮艇

蜿蜒宽阔的锡尔河,经历春夏的奔腾后逐渐封冻,从高空看下去,犹如一条白色丝带。锡尔河流域又称河中地区,是整个中亚最富饶的地区之一。除了小而肥的安集延属于中国外,其它地方的棉花产量占全苏联百分之六十,粮食占百分之二十七,肉类占百分之三十五,皮革和羊毛占百分之二十。毫不夸张的说,失去这里,欧洲地区的苏联人恐怕连御寒棉衣都无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