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 章 进军兖州

()一会儿,心里已经有了些许猜测。

蔡邕问:“文姬为何皱眉?主公找你相商,必然是有事情交代啊。()”

这些时日,文姬虽在学校教书,却时常被借调到其他政府部门支援,我想这次主公找我,多半与女儿未来从业相关。?”

“我看其他夫子,也有因为借调时表现优异,被举荐参加考核,之后留在部门的。”蔡邕叹了口气:“这是好事,但父亲着实有些担忧啊。”

“父亲不必忧心,一切流言蜚语我已有所准备,之前奉孝也和我聊过留在财务部。”

蔡邕惊讶说:“怎么没告诉我?”

蔡文姬无奈道:“我这不是怕父亲多想吗,我要是提到你多半又要提婚嫁之事。”

蔡邕连忙解释说:“为父不是迂腐之辈,只是希望你有个好归宿,有儿女成双的乐趣啊。”

“女儿好不容易能够进入官场,这些时日我已下定决心,一旦去了刑部机关,便要有所作为,决不能被生儿育女耽误了建功立业。”

“等等,我知道女儿心细如发,但为什么是刑部!”比起刑部,已经有不少女官的财务部、审计署、检察署等部门对女子的质疑要少很多。在九成以上都是男人的刑部,不但会因为性别饱受质疑,还因为刑部的性质在官场上受到一些隐性歧视。

刑部在官场士大夫眼中地位要比其他部门低一些,无论是官员还是书吏,都不愿意去刑部任职。

“你被借调去刑部的时候天天不开心,我以为你不喜欢那地方。”

“父亲,我并非不开心,只是因为觉得责任重大,心理压力大。那时候因为白天工作,晚上熟读律法,所以精神不大好,冷落了父亲是女儿的过错。”

“但你接触的各类罪犯凶狠狡猾,有时候甚至需要亲自监斩,看人头滚落……”蔡邕面露不忍心:“而且刑罚多冷酷血腥,我怕你用刑时候难受,刑杀过重也会影响自身寿数和子孙的气运啊。”

“但刑部极为重要,我翻看历史卷宗,发现冤假错案不计其数,先帝在位时吏治真是一塌糊涂。”因为翻案而考核优秀的蔡文姬认真道:“刑部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部门,现在正缺乏人才,这时候正需要有人站出来。”

“其实,法学的学生也正在培养中……”

蔡文姬笑道:“但我喜欢这种挖掘真相的感觉,很有成就感。”

“看来,你意已决?”

“正是。”

“现在讲究父母不干涉子女求职意愿,”蔡邕叹了口气:“为父也不多说什么了,但你要知道身为女子,在官场上行走本就艰难,更何况是升迁困难、备受官员和民众关注的刑部,办案时候的压力可想而知。”

“也是因为这样,我才花费了好长的时间做足了心理准备。”蔡文姬冷静道:“我生的有意义,愿世间再无冤假错案,父亲不也在一直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吗?现在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为何不申请调度去衙门呢?”

她知道父亲有着远大的政治

燕使君治下政风务实,惩贪奖廉、吏治清明,的确是清官廉吏大施拳脚的时候。蔡邕的眼神透过窗,看到了远处在食堂门口欢欢喜喜排队领辣白菜炒猪肉片的学生:但比起这些,我更放不下这些学生们。

?水墨黛提醒您《我在三国经营田庄》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眼下大举兴办官学,正是需要他出力安抚士族,鼓励孩子们求学求知的时候,这何尝不是自己抱负实现的一种方式呢?

为了安抚学生,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蔡邕特地交代食堂在门口支起了大铁锅,让学生们免费排队领取一份辣白菜炒猪肉片。他还宣布举行书法大赛,五日之内需要提交初赛作品,届时将所有入围作品贴在校外的墙上,供阳城校内外所有人观赏。

翌日,燕绥和蔡文姬交谈后,便下调令将她调到了刑部。

同时,她设置了教育部,提拔蔡邕为教育部长,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他依旧是颍川文理学院的校长,但精力更多的放在巡查各个官学、编纂教材和管理夫子等方面了。

在调任了不少夫子进入教育部后,教育局主持了夫子编的扩招工作,从优秀毕业生中补充了一批,且选了观察敏锐、情感细腻、品行端正的毕业生做班主任,填充到新成立的官学中去。这里面有一半都是女子,但这在豫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阳城更是激不起什么浪花了,他们现在连女官都适应了。

“这一两年夫子的教学任务很重啊,我们这毕业生的速度感觉赶不上官学建设的速度。”蔡邕向燕绥建议加大人才引入的力度,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疯狂给新修建的学校寻找师资。

被黄巾军扣押在城里,不得随意出城的孔融都接到了蔡邕的热情邀约信件。

孔融真是哭笑不得:“我这都处在这种境地了,伯喈兄居然还邀请我去豫州教书,还让我推荐百个门人,百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