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页

比起以往的那些纯文字,没有标点符号,阅读很是困难的《三字经》《千字文》,这一版图文并茂,简单易懂。

父子俩认认真真地从头看到尾,想挑挑毛病都没挑出来。

合上之后,看着封面上的《三字经(第九版)》,忽然明白了什么。

康熙看透了一切:“胤祉,你是不是已经被胤祚找过很多次茬了?”

三阿哥以为汗阿玛会问怎么想着做启蒙书籍,会挑他的毛病,都准备好标准答案了,谁知道开口就是这么一句,他整个人都有点懵。

不等他回答,胤祚先跳脚了:“什么叫找茬?我们那是合理讨论,寻找不够完美的地方,再进行整改,一切都是为了给大清百姓更完美的启蒙书籍!”

说得如此大义凛然,也没法改变他确实找过茬、挑过刺的事实。

康熙没有理会努力为自己辩驳的胤祚,只问三阿哥:“他都挑了些什么刺?”

三阿哥:“……”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比起启蒙书籍本身,汗阿玛对六弟究竟怎么挑他的刺更感兴趣。

恍惚一瞬,发觉太子那期待与好奇并存的眼神。

行吧,他也不是第一次发觉这两位的儿控和弟控性质了。

三阿哥老老实实地回答:“一开始是嫌弃书太大,字太小,看多了眼疼,嫌弃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不方便,后来重新排版,又嫌弃画不好,不够表达意思,字和画调整了,又嫌弃整体不够协调……”

康熙和太子光听着,就知道儿子三弟在此期间究竟遭受了多少折磨。

他们俩并不知道现代有个可怕的名词叫“甲方”,但已经确切地感受到了甲方的威力。

《三字经》一共有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三字一句,朗朗上口,简单易懂,轻松愉快。

配上合适的图画解释,那就更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