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页

第137章

如果是正经的奏折,康熙从来不用“知道了”三个字来回复,那会显得十分敷衍,只有可看可不看的请安折子会这么做。

而请安的折子敲个章,似乎也没什么?

反正只要表达“朕已阅”的意思就足够了,朝臣会主动或者被动地看在皇帝日理万机的份上体谅一二。

一旦顺着这个方向想,就会觉得哪怕只回一个“阅”字都没什么。

要想更轻松一点,还能刻一个“阅”字的章,字少一点,敲章的时候连印泥都可以省一点。

康熙暗自摇头。

不不不,朕一向是个勤勉的帝王,怎么能够顺着臭小子偷懒的方向那么想呢?

只是……回想起来,每天在可看可不看的请安折子上花费的时间,确实有点多。

有时间写那么多个“知道了”,不如把这时间花费在教儿子上,还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创造爱新觉罗家优秀的劳动力。

而太子已经在思考该找谁来刻这个章了。

六弟可真是偷懒界的顶级人才,能想出这么轻松省事的办法。

他要是早想出这样的办法,也不至于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睡眠不足,都快长不高了!

不管他们内心怎么想,都不可能当着那么多户部大臣的面答应下来,康熙还得斥责胤祚这偷懒的办法。

不过鉴于办法确实很省力,事后很可能采用,不能斥责得太过分。

“你啊,别总想着偷懒。”康熙意思意思敲了一下胤祚的脑门,说是斥责,更像是父子用亲近的口吻说儿子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