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页

萧琰和窦广就算有心渗透,也极难下手的。

要是萧迟能向地方大营成功求援,那难题必会迎刃而解。

但现在问题是,一无调兵手令,二更重要的,距离通县最近的地方大营在江北的信州。这想来也是萧琰萧逸封禁南北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江南,除去靖王,就是一千多里外的彭州大营。

距离太远了,哪怕对方肯顶着无旨意擅动的压力出兵,也绝对赶不及的。

所以现在萧迟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州兵。

江南东道十一州,萧琰在此经营了快十年甚至更久,他是不可能一网打尽,但扎根很深也是肯定的。现在该选哪个刺史相援?最怕就是一头撞到萧琰的人怀里去了。

别到时求援不成,反而直接暴露了。

江南东道的舆图直接摊开在大书桌上,一行人围着舆图,加上目前掌握的官员资料,在反复议论。

文州第一个可以排除了,这地儿肯定是萧琰的老窝。

“安州也不成,安州是监察使衙门所在,窦广已经来了两年了。”

就算没能彻底排除异己,那也掌控力度也足够强,一旦有什么异动,该很快就能察觉。

“云州池州谷州,芜州徒州和彭州,这几个州都不行,距离太远了。若州兵北上,还的穿过其他的州县,动静太大,无法隐蔽。”

采用排除法,把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东边的大部分州都排除掉了。

剩下不多,就两个州,一个是文州往南接壤的穰州,另一个则是江南西道东的繁州。

后者要远一些,中间还相隔了穰州一小块的位置,不过这块都是连绵群山和水网,能隐蔽穿越。

这两个州,哪个更好一点呢?

“穰州更近,便于行事,但风险也会略大一些。它距离文州这么近,还是江南东道管辖的,萧琰和窦广有什么想法也更容易实施。”

“繁州倒是江南西道的,但也难说,而且它距离还有点远。”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还是趋向繁州,因为风险相较而言,要略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