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募工(2)

“毕卿所讲的这些,倒是朕先前没有想到的。”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通过这次的募工,能有效地解决山西、直隶、山东三地流民弊政。

还能充实各河政协理衙门,所辖的河工队伍,有效修缮巩固黄河、永定河、运河等主要河道。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以赈灾公署之名,所下发的旨意,就着毕卿草拟,尽快呈递到御前来。”

“陛下,臣还有一言。”

毕自严闻言,拱手道:“别的事情都还好说,唯独这个粮饷调拨,臣觉得应当好好商榷下。”

嗯?

崇祯皇帝眉头微蹙。

毕自严继续道:“臣以为此次朝廷这般大范畴,在山西、直隶、山东三地,行此利国利民之举,不应叫国库和内帑全部承担。

应当国库拨一部分,内帑拨一部分,地方官府自筹一部分,统一移交到三地赈灾行署进行调配。

像上述之地的士绅、良善等,应捐一笔银子或粮食,用于整饬水利、扩宽河道、修筑水库、整修驰道。

毕竟这些事情做好,不仅对朝廷和地方有利,对他们也是有利的,只是这个份额,还是要商榷一下。”

崇祯皇帝笑了,大明财相毕自严,这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他惊喜啊。

的确。

整饬水利、整修驰道这些事情,若真能在山西、直隶、山东三地做好,那各地的士绅和大小地主等群体,也是有所获益的。

毕竟现阶段的大明,依旧以土地所产为主,不管是旱了,还是涝了,最后影响的都是土地所产。

大明治下诸多群体,谁名下土地最多?

可不就是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吗?

不过崇祯皇帝可不奢求,这些多数利己的群体,会心甘情愿的掏银子,捐粮食,毕竟这无疑是在割他们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