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成婚以后,他们夫妻恩爱非比寻常,琳琅很快就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他们一起给儿子取名叫“元逸”。

原本,他锦绣辉煌的人生才刚刚开幕……可谁知道,他的“清正廉洁”忽而惹来了大锅。

那天,他还在巡查粮仓,陆知县忽然急急忙忙招他回去。他一进衙门,就感觉大事不妙——所有的衙役们都沮丧着一张脸,谁也不肯说出来到底发生了何事。当他来到大堂的时候,周围静悄悄的,仿佛空气都停止了转动,只有岳父陆知县的一声叹息——

“松年!你可知道你闯了大祸?!”

“那何员外的儿子被判了死刑,人家想拿你的命去抵他儿子的命!”

“你想要惩罚那些恶霸豪绅是一件好事,可你的手段太过急躁……这些地方上的豪绅都和权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折子已经递交了御前,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你自己好之为之吧!”

——原来他前几月审判一件地方豪绅霸占民女的案子,那大户何员外的儿子看中了一个卖花姑娘,强娶不成,竟然逼死了那姑娘。他秉公执法,最后将何员外的儿子判了死罪。哪知道这何员外和“朝廷某大员”有些瓜葛,他用钱买通了关系,让言官在殿上狠狠参了他一本,再污蔑他因私枉法,他儿子是枉死的……

接着是朝廷的审判,反串、证人改口,污蔑成了证言,原来有钱真的可以使鬼推磨。

最后一纸公文下来,他从堂上官变成了阶下囚,要流放三千里,发配去鄱阳湖的西边烧窑子。

流放之际,琳琅想要跟他走,他当然不肯让爱妻和幼子跟自己一起去受苦,就劝说妻子带着孩子跟随岳父大人归乡。但妻子非常倔强,“夫君在哪里,妾身就在哪里。”“此心安处,便是故乡。”“我不怕吃苦,我只怕天亮以后看不见你。”

实在劝不动妻子,他只好偷偷溜走了,一个人踏上了流放之路。但是几个月后,妻子就带着三岁大的孩子,千里迢迢从广陵走到了景德镇来寻找他。

那天,他刚刚下了窑口,就看到一个身穿粗布麻衣的女子站在门口。他以为是前来送饭的婆子,可走近了一看,他就认出了她的背影,他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她亦抱着孩子转过身来,盈盈一笑,道:“夫君,这次你可不能再丢下我了!”

他的琳琅,他的好妻子,居然为了他脱下了一袭绫罗绸缎,换上了这样的荆钗布裙。

在窑口上的日子是辛苦而艰难的,但是有了她在,他就有了一个家,有一个依靠,有一处流浪后可以安息的港湾。

他们一起携手抚养儿子长大,一起看着花开花落,春去秋来。

他们看着窑口烧出了一批又一批华丽的瓷器,一起在瓶身的釉面上描摹出最精美的缠枝牡丹和并蒂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