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四章 陷进去

徐春倩也搭话道:“是啊,买这房子和车子的钱都是三为书屋挣的?”

盛唐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三为书屋因为是从十月份才开始做的,而且刚开始做的时候只是个小地摊,后来才扩大市场的,从开始到放假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而已,只能算刚起步,最后挣到手的利润也不过一百万露头而已!”

“……”

刘国权和徐春倩又沉浸在盛唐带给他们的震撼当中,三个月的时间,刚起步,不过一百万?

盛唐明明说的很低调,很谦逊,为什么他们又感觉他是在装逼呢?还装的不露痕迹…

接下来,盛唐就把三为书屋从无到有的经历简单讲了一遍,尤其是几次开拓市场,盛唐处理问题的手段,刘国权和徐春倩都啧啧称奇,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他的路子跟他们认识的一些企业家刚起步时很相像了。

最后,盛唐总结道:“因为上个学期我刚上大学,对很多事情都不太熟悉,所以做起三为书屋来也不是那么顺手,不过等下学期成立公司,我会聘请一些专业人士来开拓市场,争取下学期拿下津南,甚至岛城市场,争取大二的时候就让三为书屋开遍汉东,大学毕业之前开遍全国!”

“……”

盛唐主说,刘国权和徐春倩主听,而盛唐的每句话带给他们的都是震撼。

他们听的时候,在心里默默算了笔账。

一个长丘大学城,一个学期为盛唐带来的盈利就过百万了,如果是整个津南呢?

这个数字最起码要翻倍,而且不止,如果再加上一个岛城市场呢?刘国权保守估计都要破千万了,毕竟图书市场这块的利润巨大,尤其还是大学生市场,前景更大。

整个汉东市场,乃至全国,做到过亿,这么想想也不难!

刘国权心里感慨,这么说,盛唐确实是从地摊发家的,可是他的目光太长远,如果是个普通学生,挣了几千甚至几万块钱之后,肯定会固步自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得了,而盛唐就跟开了上帝视角一样,总是在最对的时间做最对的事,而且按部就班的做好了,这就很难得。

而且这个方面很有意义,哪怕他只做好汉东的市场,作为一个大学生创业人,到时候铺天盖地都会有他的新闻,甚至连燕京那些最具权威的媒体也会采访他,因为太励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