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必有灾荒

“这天气是寒冷了一些,但每年冬天都一样冷,或许不至于如此吧?”

弘治皇帝听完,皱了皱眉头说道。

“去年刘晋在望月楼讲述了地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臣就特意留意,我大明以农为本,这农业关系到是我们大明的国本,只有让天下老百姓都吃饱饭才能够真正国泰民安。”

“所以臣这段时间以来也查阅了很多的历史记录,从中也是有所收获,正如刘晋所说,我大明的气候历来不是南涝北旱就是北涝南旱,这北方灾情尤为严重。”

“不仅仅旱涝问题极为严重,难以治理,更有雪灾、蝗灾等等诸多灾害,风调雨顺的年景比较少,往往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灾害的发生。”

“今年这个冬天,在去年中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打霜,进入冬天的时期比以往要早将近1个多月的时间。”

“同时近日我也特定去京城外的河里面将河里的冰层打碎,我发现今年的冰层比起去年来要厚了将近一尺,这说明今年的冬天尤为寒冷。”

“根据刘晋所说,这光照、降水、温度是农作物生长的三大要素,这温度过低,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极大,所以臣断定今年北方地区将会欠收甚至绝收,到时候必定会发生灾荒,我们应该尽早做好准备。”

刘健微微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接着缓缓的将自己的研究推断说了出来。

“果真如此?”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坐不住了,开始有些焦虑的走来走去。

以前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些,或者说对这一方面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毕竟掌权的都是儒家的酸臭文人,他们只会提倡忠孝治国、提倡以德治国,对于其它的一些旁门左道的东西视为小道,是绝对不会花心思去专研的,更多的心思则是花在了流转几千年的四书五经上面,乐此不彼的给这些四书五经写一些研究心得之类的东西。

但去年刘晋在望月楼的一番话,不仅仅让很多人开眼看世界,看到了大明之外的广阔世界,而且也是让很多人第一次开始去尝试研究刘晋所说的一些气候、地理等等对诸多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