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页

看这情形敌人分明是有备而来,如果自己搜山后,敌人又将探子派回山顶窥探,那么大人这些隐在竹林中的队伍恐怕也难匿踪迹,会被崖顶的人看到,两边伏兵无数,此时情况不明,上策唯有一走了之,留得青山在,后事徐图之。活着,才有机会。

伍汉超这些人不辨南北东西,遇有沼泽、水坑、原始密林的藤萝拦路就绕道而走,巴旺派出搜寻活口的人果然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最后就连他们自己也找不到自己在哪里了,因为他们迷路了。

此时天色已黑唯有天明再想办法出去,士兵们捕了些野兽,就在林中生火烤熟了填饱肚子,山高林密,大树参天,连阳光都难得透进这原始丛林,就是夜间生火也不怕会被百丈之外的人看到。

这些人连滚带爬,全成了泥泞的小鬼儿,杨凌心中难过,更是一点也吃不下。他知道如果是一切由他做主,也不过是让大军多活上个把时辰而已,那峭臂就是带了绳索来,也不知该从何处借力攀爬上去,而且不知要耗时多久,哪有荒唐到主帅看见路边有断径残枝,于是便就此大军回转的?

可是,如果我再小心些,再多疑些,至少可以把队伍分成几组,一队队过去的,说到底还是大意了,卢千户那番话已经打消了他的疑念,要不是大棒槌……杨凌机灵灵打个冷战,环目四顾,士兵们凄幽幽的,都像是孤魂一般。

夜里,杨凌辗转难眠,思来想去,拓拔嫣然的身影总是在眼前徘徊不去。突兀等候在山脚枫树下的倩影、迎风一动间腰巾上的鸳鸯、饮酒时那妩媚如醇酒的眼神……

拓拔嫣然可疑,要搞到这么多火药、出动如此多的人力,办成这件大事,她是有这个能力的。可是……她凭什么这么做?她仅仅是朱让槿的红颜知己而已,而且事实证明朱让槿有很多事瞒着她,以她的性子不拂袖而去就不错了,她会冒莫大风险陷杀钦差?

为了情?她会这么傻么,还对朱让槿一往情深?

要说起来,另有三股势力,比她更有杀自己的理由,而且也同样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一是都掌蛮余孽,深山老林中难保不会遗落一两座小村寨,再加上散落逃走的蛮人,如果集结起来,以他们“活在悬崖上的”习惯,技术上人力上都办得到,只有火药不好搞。

为了亡族之仇,这理由够了。

第二股就是闻风逃跑的朱让槿余部,如果他们有胆子敢来向自己寻仇,火药问题便不难解决,杨凌想起了朱让槿从卫所骗走的火药,那点火药用来装备军队不够、用来炸这一座山也不够,显然他是在依样自己制造火药。

莫说江湖人不计义气,为主尽义的汉子还是有的,以朱让槿的人才,交下的绝不可能全是庸才。

第三股势力……想到这里杨凌一阵心寒,经过朱让槿一事,现在他已经不那么自信双眼所见的旁人品性,朱让槿造反的事现在可只有自己和朱让栩听他死前亲口说过,虽说自己当时还授意朱让栩莫要在奏折中提起,使他感恩涕零,但是焉知他事后不会越想越怕?

这条把柄在自己手里,他这个蜀王可就被自己攥住了脖子,想勒下去就勒下去,这位新任蜀王如果不甘心受制于人,会不会……无论别人为了什么,他可以为的东西是太多了。

这样一想,竟是步步杀机,举目巴蜀上下,再无一个可信之人了。

因为我的一次大意,葬送了两千人的性命,我绝对不能、永远不能再大意第二次!

第二日,又下起了暴雨,暴雨给朱让栩等人的营救工作造成了困难,山林中杨凌等人同样遇到了困难,山洪暴发使他们更难找到回去的路,直到第三天清晨,才意外地摸到一个深山中的小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