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虽然有些大名暗地里扶持倭寇,但是自己都难以应付军备的压力,不可能给海盗提供大量的武器。所以倭寇的武器主要通过走私和地下兵工厂制造,这样他们根本没有能力获得装备复杂的大型武器。

倭寇的主要武器是长矛和刀,由于日本不用煤炼铁,也不用灌钢,而采用渗碳法制钢,锻工出色,因此质量优于大明。倭寇的远攻武器,就只有日本大弓了。这种弓用竹木合成,拉开省力,而且能发射重箭,杀伤力胜于明军的轻箭,但是由于材质所限,在海上维护保养极其困难,所以也为数不多。

至于盔甲,漫说铁甲,就是皮甲也只有头目才有得穿,火炮更是非常罕见了,他们只有在攻克城池或要塞,以及打败官军以后,可以使用一下来自明军的战利品过过瘾。

韩武这三艘巨大的战舰是用上好的柚木制成,船板可以使用至少六十年,整船坚固异常。而倭寇的战船则纯属粗制滥造,由于财力和工场所限,他们用不起大船,主要是用快速商船和仿制的关船,这些船能快速行驶以避开战舰,并且适于进入浅水区和内水,但因为船小无法与大船对抗,更难以抵御火器的攻击,用来载人还差不多,并不适于水战。

这一来拿着优质钢刀、乘着十余艘破船、持着少量远攻武器的九鬼一雄先生就如同义和团大战八国联军时一般,迅速体会到了彼此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当他们兴冲冲地迎向忐忑不安的大明水师时,隔着百四十步,明军战舰上共计二十六门火炮就咆哮着开火了,头先两艘战船当即散了花,变成海面上的一堆舢板,没死的倭寇也全落了水。

其余倭寇借着船快轻便,而明军船体巨大、转寰不灵,同时火炮搬移困难的缺点,避开火炮遁入死角逼近韩武的三艘战舰,隔着七十步,漫天的火箭攒射过来,又有几艘倭船起火。

被激怒的倭寇一面灭火,一面哇哇大叫着驱使战船强行靠近,堪堪距离四十步时,明军战舰上一道道火龙喷射出来,这种强力竹筒装的燃油顺风时可以喷出百米,百余支“火焰喷射器”使三艘刚刚被火箭射的船帆处处破烂起火的倭船迅速燃烧起来,一时浓烟漫天。

趁此机会,彭小宝命令战舰脱离战圈,盘旋半圈拉开了距离,再次使用火器进行远程攻击,可怜那些倭船空有无数悍不畏死的强盗,在船上气得跳脚,却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三艘船帆着火的倭船已无法移动,成上矗在那儿的活靶子,被明军的火炮毫不留情地摧毁,剩下的六艘倭船见势不妙,立即转向逃逸。

韩武和彭小宝杀的性起,命令三艘战舰追逐着六艘倭船尾随不舍。此时倭寇还没有一件武器能攻击到明军战舰,明军士气大振,但倭寇船速甚快,除了三艘船帆起火、来不及除灭的倭船被迫停在海上,另外三艘船逃之夭夭,很快将明军甩在后面。

韩武的三艘战舰逼近落帆灭火的倭船时,倭寇仍负隅顽抗,如果能抓到活的倭寇做俘虏,对于振奋军心效果自然更好,是以韩武令火炮停止发射,战舰接近时七十步用火箭、四十步用飞天喷筒、二十步内投射标枪、待双方船体接近了,火砖、霹雳雷便一股脑儿扔上去。

这样一个百步之内多层次的武器攻击,使倭船甲板上连人都站不了,更遑论反击了,一艘倭船被明军扔进船舱的一个火药桶炸开了口子,被汩汩的海水卷进了深渊,另两艘倭船只射了几箭,就被迫投降。

在韩威战舰的威慑下,倭寇乖乖地灭了火,从舱中取出备用的船帆换上,然后一路被看押着向大明方向驶来,正遇上杨凌的救援船队。

杨凌和曾建雄等人听完韩武的介绍惊笑不已,杨凌喜道:“这么说,我水师歼沉倭船六艘、俘获两艘,战舰竟无一损伤了?哈哈,好!好!士兵伤亡情形如何?”

韩威苦笑道:“士兵么……死的没有,伤了四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