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页

第一种:直接构建身体强化自身的,按照自己的身躯结构,构成强大的杠杆。

初学者得给自己骨架构成一个网络,自己杠杆簇对接肌肉上。肌肉平时能够像上楼梯蓄积重力势能一样蓄积力量,而只要根据运动神经命令进行释放,躯体能够瞬间获得十倍的人体素质。

至于升级后在皮肤表面布置密集的杠杆面,那就真的能够硬抗各种动能伤害了。——当年碳星出来的智慧体喜欢这样玩。

第二种:直接构建绝对垂直的线条簇,动辄是一两光年。从一开始就构建的这条线条簇,切面结构越复杂(像素越高)能传导的信息越复杂。很显然,这种信息簇是用来传导物质信息。

例如一块碳,放在自己这块信息簇面前。那边自己的基地收到自己指令,迅速传送信息将这块碳变成钻石。

物质信息投影技术。——磁云星派系的人喜欢这个流派。

第三种:就是直接从无到有造了。直接杠杆系统构成一个庞大生产体系,先是构建拇指大小的纳米生产颗粒,然后纳米生产颗粒汲取很多能量,在杠杆系统下一步步升级为复杂的制造工具体系。

随身制造系基地。——土之星早期探索者以这个流派为正统。

至于当代,初用矩阵的人,也多是在这三条思路中。

波增和负责这一块的系统,事先没有告知宙游矩阵科技,其实也感兴趣宙游到底会制作出哪一种倾向,这个和看‘孩子周岁抓周’的心态一样。这两个家伙还为此赌了两个有机星球命名权。

而宙游呢——

在经过了漫长的搭建后,结构终于完成了!

这是一个半径三公里的球形区域,这么庞大的线条,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部分闪烁不可观察的光,这说明传导规模非常小,就和蜘蛛丝一样,仅仅能感应覆盖范围波动。

这个球形区域,一共分为六万七千八百个层面,内圈层面密集,外圈层面疏散。这些线条构成的球层中,有一个个滑动轨道链接,有众多小球能在其中移动。在最内层,小球的体积只有数厘米,然而通过滑动轨道来到外层的,能够膨胀到一米。而一共有三百六十个小球。

显然,这是范围探测外界能量波动的结构。并且上面的小球区域,是用来精确锁定的。

处于大球区域中央的宙游,看着一个个宛如天体一样,围绕自己转动的子球区域。